作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和农业强市,烟台市近年来深入践行大食物观,创新“陆海粮仓”协调联动,不断强化“产购储加销”全链条协同能力,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。
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,烟台市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。近年来,烟台市坚持高位推动,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“双挂帅”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机制,明确党政领导班子职责清单,确保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到位。
烟台市政协副主席,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、主任王松杰表示,“市发改委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,组建粮食安全强基固本攻坚团队,形成‘发改牵头、部门联动、市县贯通’工作模式,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齐抓共管、高效推进。”
一方面,烟台市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,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通过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烟台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56.2万亩,粮食播种面积、单产、总产连续4年实现“三增”。
另一方面,烟台市充分利用海域面积广阔的优势,在全国首创“蓝色粮仓”立体开发模式。目前,烟台市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22家,数量居全国地市级首位,水产品年产量近200万吨。同时,风云体育注册烟台市还打造了全国唯一海上经济开发区——长岛“蓝色粮仓”海洋经济开发区,并实施了一批深远海浮式网箱等重点项目,推动了生态渔业产业的加速壮大。
烟台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,构建了育种攻关联合体,累计研发农作物新品种206个,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9%以上。这些新品种的推广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,还提升了粮食品质,为粮食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此外,烟台市还依托全国食品工业产业集群示范区的优势,打造了速冻食品、果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群,形成了较完整的食品工业体系。其中,粮油加工行业拥有鲁花、龙大、蓝白等一大批领军型企业,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。
为了确保粮食储备安全,烟台市实施了全方位监管和一体推进策略。地方储备粮规模保持在50万吨以上,成品粮油储备可保障城区人口市场供应量15天以上。烟台港年总通过能力超700万吨,粮食吞吐量超400万吨,为“北粮南运”“外粮内运”提供了畅通通道。
同时,烟台市还依托14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,年清理烘干粮食60余万吨,节粮2.5万吨。自“十四五”以来,烟台市累计升级改造和新建政策性仓容38万吨,全市完好仓容达到244万吨,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。
是惬意,是遵义!遵义文旅宣传片上线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圆满落幕